有一种学问,从历史深处走来,带着五千年文明的风采;有一种精神,如和煦的春风吹过,留下一路绚烂花开。家,是大家的起点,无论走多远,爷爷的老花镜,外婆的巧手艺,父母的细叮咛,都是行囊里最柔软的传家宝。
有家的地方就有家风。从血脉之初浩浩汤汤绵延至今,它是儒家学问的“诗礼传家”;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“布衣暖,菜根香,诗书滋味长”;是耳熟能详的“岳母刺字”“孟母三迁”“孔融让梨”;是代代传颂的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它是一条生命的河,流淌在小家里,是几代人的记忆,融汇到时代中,是一个民族的前行。千年家风,底蕴厚重,韵味深长。在家,便是风范;于国,就是脊梁。
家风的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。我的外公外婆是有着40余年教龄的退休教师,年近八旬,依旧乐观积极,善良勤劳。清风倚斜阳,水拥树影晃,儿时谷场边乘凉时,外公的“规矩”言犹在耳,或晚饭后散步,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。尊老爱幼、诚实礼让、团结互助、甘愿吃亏……这些朴素的道理像和风细雨,陪伴大家走过童年,也让家风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大家的血液和骨髓,成长为不曾断裂的精神传承。
好的家风就是父传子,子传孙,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风气;是一种无声的教诲、无言的嘱托;是最基本、最经常、最具影响力的“正能量”。它似春风,如雨雪,是不易察觉的四季变幻,是小草遍布山间原野。在点滴中展现磅礴,在平凡中彰显伟大。
家是国的基础,国是家的延伸。“治家严,家乃和”,家庭和睦则国家安泰。家风清正,就会心生敬畏,纵然艰难困苦,亦初心如磐。清廉的家风,是一个人砥砺品性、做事创业的精神指针。成长于克勤克俭、崇廉尚勤的家风环境,自会多一份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的主动;沐浴着谦虚谨慎、严于律己的家教熏陶,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、心存敬畏的自觉。相反,如果家风不正、急功近利,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、实以谋事。可以说,有什么样的家风,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,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。
家风,说不完也道不尽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风会被不断充实、更新,也需要大家每一个家庭成员去践行并传承下去。每一个小家都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,而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”,只有当一个个小家呈现出和善美好的风气,大家的国家才能真正展现出和谐安定的面貌。